微信
易尚教育

微信号:yishang

02865227334
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9:脱贫攻坚
作者:超级管理员 来源:易尚教育 时间:2020-10-22 11:26:20 阅读:3745 分享至:
国家公务员备考课程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

【热点背景】

云南9个“直过民族”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

2015年以来,云南省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00多万人,年均减贫120万人以上,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年底的17.09%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1.32%。除怒族、傈僳族外,独龙族、基诺族、德昂族、阿昌族、布朗族、普米族、景颇族、低族、拉祜族9个“直过民族”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,全省“直过民族”和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发生率降至2.41%。

四川昭觉“悬崖村”村民告别“天梯”过上新生活

2020年5月12日,四川省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迎来“大喜日子”,84户精准扶贫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,搬进了县城带有楼梯的新房。这个广为人知的“悬崖村”,一直以来,村民进出都要沿着悬崖绝壁攀爬800米的“天梯”,危险性极大。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“悬崖村”村民走出大山,乔迁新居,过上了城里人的新生活。

【权威点评】

“小康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,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。我们党用“小康”来诠释“中国式现代化”,领导人民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划时代跨越。当历史的时针划向二十一世纪第20个念头,中国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的小康社会,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成功实现。这是中华民族史、人类社会进步史上新的里程碑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保障制度的伟大胜利。

民生乃幸福之基、和谐之本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,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一切旧制度的重要特征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,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,为在更高水平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重要保证。

贫困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,扶贫减贫是补齐民生保障短板的重要途径。看一个国家的民生保障网是否牢固严密,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看贫困发生率的高低,看扶贫脱底的力度和成效。我国民生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,与坚持不懈地扶贫减贫是分不开的。

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,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,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,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坚决打响脱贫攻坚战,持续加大扶贫投入,不断攻克贫困堡垒,到2020年年底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。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,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。这个成就,足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。

回顾新中国70多年扶贫开发历程,我们在经济发展和扶贫减贫的良性互动中,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。鉴于我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,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,以中国扶贫减贫实践为基础,构建了消除农村贫困问题基本政策框架,提出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思路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,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,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。

为什么世界如此看重中国?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中国在扶贫减贫上交出了一份冠绝全球的成绩单。

体量之大独一无二。改革开放以来,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.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,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%以上,超过欧洲44个国家的人口总和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带领人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,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,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,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、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。可以说,这种大体量的脱贫规模,不仅我国历史上前所未见,别的国家也没有出现过,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。

进程之快前所未有。从人类发展史来看,大规模的减贫住往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。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行了几百年,摆脱大规模的贫困也花了几百年时间,至今仍没有完全消除绝对贫困。而我国在短短几十年间,通过快速的现代化进程,依靠党和政府强力推进脱贫攻坚,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脱贫历程,人民生活即将实现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。

质量之高有目共睹。质量是脱贫的生命,没有质量的脱贫就是假脱贫、被脱贫。在我国这场脱贫攻坚战中,对脱贫质量的要求和措施贯穿始终。在扶贫思路上,改变过去“大水漫灌”的做法,采取精准扶贫,真正做到底数清、目标准、效果佳;在扶贫手段上,把资金扶贫与产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文化扶贫等结合起来,变纯粹“输血”为重在“造血”;在扶贫质量保障上,严格脱贫标准和程序,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,确保脱真贫、真脱贫;在巩固扶贫成果上,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,防止摘帽人口再返贫。通过扎扎实实的脱贫攻坚,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,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,“两不愁”质量水平明显提升,“三保障”突出问题总体解决。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,贫困群众感受最明显,也是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最鲜活体现。

制度之优充分彰显。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,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。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,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,确保扶贫脱贫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;我们有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工作体系,坚持中央统筹、省负总责、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,层层压实责任,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;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动员能力,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向贫困宣战。据统计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共有25.5万个驻村工作队、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战斗在扶贫一线,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,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,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。

现在,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,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,一晃就过去了。“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。”越到最后越要咬紧牙关,不能有丝毫松劲懈怠,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。必须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顽强意志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奋勇姿态,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,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、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。

【知识链接】

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

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,是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商定的行动计划。该计划致力于将全球贫困水平于2015年前降至一半(按1990年水平计算),旨在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、降低儿童死亡率、普及小学教育、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、改善孕产妇保健、与艾滋病和疾疾等疾病作斗争、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、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。经过各国的努力,该目标已于2015年圆满达成。

相关内容推荐